郭朝晖:正确理解数字化之警惕科技界的“说书人”
我们知道:奇妙和偶然的事件,往往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。但是,越是奇、越是偶然,真实度往往越低。听众追求娱乐的时候,并不太在乎故事的真实性。就像听评书,只要说书人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。
但智者不会把评书当成历史,也不会把故事当成真实的新闻。遗憾的是:“说书人”已经浸透到科技领域了,为官员和企业领导解读数字化转型了。
我最近读了某位名人的材料。他在智能制造、数字化转型方面写了很多著作。但读完之后,却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。在他的报告中,罗列了很多真实的技术。但串在一起,却感觉缺乏逻辑。说书人的特点,正在于此。
历史的说书人会远离事实真相,科技的说书人则会远离现实的需求。
从吸引人的角度讲:越是新颖的技术、越是未来的技术、越是特殊条件下产生的技术,往往越有意思。但遗憾的是:这样的技术往往是缺乏实用价值、经济性很差。
被现实技术折磨的人,总是想把自己在失败、困惑中得到的经验告诉大家,防止听众误入歧途。“说书人”讲技术,强调的是技术如何神奇、意义如何巨大,鼓励大家往前冲。例如:同样谈了阿尔法狗,目的却是不同的:说书人谈阿尔法狗的时候,强调了这个技术的神奇;我谈阿尔法狗的时候,却是在暗示技术的局限性、希望大家破除一些幻想。这就是差别。
要知道,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技术演进。所谓演进,就是技术往往只能一步一步、甚至半步半步往前走,而不是突然发生本质性的飞跃。蒸汽机、内燃机、计算机也都符合这样的逻辑。突然的“质变”其实是外行的感觉。伟大的技术创新几乎从来不是出现在聚光灯下。即所谓“飓风起于青萍之末”。
我在《管中窥道》中就提出了创新是“人择难题”的概念:创新为什么是难的?如果不是难的,前人老早就做出来了,也就不会需要今天来创新了。所以,创新项目都是“前人剩下来的”,故而称为“人择难题”。这个特点,导致了创新的很多特点。比如,常规的思维方法往往不行:如果行了的话,前人早就想到了。
破解“人择难题”的办法,是顺应技术和社会发展。一种常见的形式,就是利用前人没有的条件。前人做不出来,不是因为他想不到,而是因为没有条件做成。这样,就避开了“人择难题”。所以,人们还会发现另外一种现象:从技术角度看,成功的创新往往并不太难。
同时代的人有很多,为什么你做成了,而别人没有做成?
这里的关键本质上就是两个字:机会。要在有机会的地方抓住机会。存在机会要看实力,有钱的企业、高科技企业的机会多,落后的企业、传统行业的机会少。但抓住机会要靠自己的“慧眼”,也就是创新思维。一旦抓住机会,技术实往往不难。抓住机会的关键、创新智慧的体现,往往是重新定义需求。方法其实是相对次要的。
我发现: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时候,大体上有三波机会。
第一波机会,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直接带来的。
智能化的机会往往是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做出决策。过去没有办法接到实时信息,现在能够接到了;过去没有办法实时计算的,现在有办法实时计算了。人们用的算法中,有些是机理模型。工业中用的机理模型,很可能是几十年到几百年前的。很少有新鲜的。但是,这些模型与计算机结合起来,却是要等到计算能力足够强、信息足够多的时候才行。如果数字化技术不发达,需要实时计算的结果要几天才能出来。这样就没有实用价值。信息收集足够快、计算速度足够快的时候这样的机会就多了。
第二波机会,可能是平台带来的。
在现在的工业APP、数据分析和建模项目中,用到的方法和我多年前在宝钢的做法差不多。我过去用的方法,甚至比现在许多获奖项目难得多。而这些方法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计算机资源,几十年前就能做。但为什么现在热起来了?
这与企业平台建设有很大关系。平台就像飞机场,APP、模型就像飞机:人们一般不会为某次飞机的起落特别地建立一个飞机场;这样做经济上太不划算。但是,飞机场建成以后,就经常会有飞机起落,而且越多越好。因为成本被摊平了。有了平台,人们开发APP、进行根因分析、数据建模就方便了。平台建设,就是企业为自己的数字化转型奠定条件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:平台是支持持续改进的,它的价值体现在不断优化和改进过程,APP和模型开发越多、数据分析工作越多,平台的价值就越大。如果不是这样的平台,就很可能会沦为摆设。
第三波的机会,来自于社会发展。
所谓的社会发展,就是人们对质量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,对劳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,对收入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只有提高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水平,工业企业才能生存下去。
工业企业要做的,是不断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,走持续改进的路子。其实就是在“红海”中竞争。“蓝海”往往是中小型创新企业追求的东西。当然,“蓝海”的容量可以越来越大,最终容下一个大企业。但是,这个时候的“蓝海”也就变成“红海”了。
传统工业企业采用数字化技术,是在“红海”中搏杀的武器。如果武器落后了,竞争自然就落后。就像冷兵器打不过热兵器一样。
企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。但是,不同企业顺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相比之下,传统企业的做法应该是迅速反馈、迅速跟随,追求的是快速响应能力。但高科技企业却需要前瞻性。多年前我注意到一种现象:过去的民营企业家往往不是特别有智慧的人。他们发财的原因往往在于魄力和执行力。当年的知识分子发不了财,主要是太犹豫、脸皮薄胆子小。而现在成功的企业家,却往往是有学问、有智慧的人,因为现在创业的老板需要有前瞻性。这就叫适者生存。
企业家素质的变化,其实是社会进步的结果。这种变化反映出的问题是:适合创业的领域发生了变化。过去靠炸油条就可以发财,现在没有这种机会了。现在的企业家要成功,必须要有智慧。
我们知道:奇妙和偶然的事件,往往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兴趣。但是,越是奇、越是偶然,真实度往往越低。听众追求娱乐的时候,并不太在乎故事的真实性。就像听评书,只要说书人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了。
但智者不会把评书当成历史,也不会把故事当成真实的新闻。遗憾的是:“说书人”已经浸透到科技领域了,为官员和企业领导解读数字化转型了。
我最近读了某位名人的材料。他在智能制造、数字化转型方面写了很多著作。但读完之后,却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。在他的报告中,罗列了很多真实的技术。但串在一起,却感觉缺乏逻辑。说书人的特点,正在于此。
历史的说书人会远离事实真相,科技的说书人则会远离现实的需求。
从吸引人的角度讲:越是新颖的技术、越是未来的技术、越是特殊条件下产生的技术,往往越有意思。但遗憾的是:这样的技术往往是缺乏实用价值、经济性很差。
被现实技术折磨的人,总是想把自己在失败、困惑中得到的经验告诉大家,防止听众误入歧途。“说书人”讲技术,强调的是技术如何神奇、意义如何巨大,鼓励大家往前冲。例如:同样谈了阿尔法狗,目的却是不同的:说书人谈阿尔法狗的时候,强调了这个技术的神奇;我谈阿尔法狗的时候,却是在暗示技术的局限性、希望大家破除一些幻想。这就是差别。
要知道,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技术演进。所谓演进,就是技术往往只能一步一步、甚至半步半步往前走,而不是突然发生本质性的飞跃。蒸汽机、内燃机、计算机也都符合这样的逻辑。突然的“质变”其实是外行的感觉。伟大的技术创新几乎从来不是出现在聚光灯下。即所谓“飓风起于青萍之末”。
我在《管中窥道》中就提出了创新是“人择难题”的概念:创新为什么是难的?如果不是难的,前人老早就做出来了,也就不会需要今天来创新了。所以,创新项目都是“前人剩下来的”,故而称为“人择难题”。这个特点,导致了创新的很多特点。比如,常规的思维方法往往不行:如果行了的话,前人早就想到了。
破解“人择难题”的办法,是顺应技术和社会发展。一种常见的形式,就是利用前人没有的条件。前人做不出来,不是因为他想不到,而是因为没有条件做成。这样,就避开了“人择难题”。所以,人们还会发现另外一种现象:从技术角度看,成功的创新往往并不太难。
同时代的人有很多,为什么你做成了,而别人没有做成?
这里的关键本质上就是两个字:机会。要在有机会的地方抓住机会。存在机会要看实力,有钱的企业、高科技企业的机会多,落后的企业、传统行业的机会少。但抓住机会要靠自己的“慧眼”,也就是创新思维。一旦抓住机会,技术实往往不难。抓住机会的关键、创新智慧的体现,往往是重新定义需求。方法其实是相对次要的。
我发现: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时候,大体上有三波机会。
第一波机会,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直接带来的。
智能化的机会往往是在可以接受的时间内做出决策。过去没有办法接到实时信息,现在能够接到了;过去没有办法实时计算的,现在有办法实时计算了。人们用的算法中,有些是机理模型。工业中用的机理模型,很可能是几十年到几百年前的。很少有新鲜的。但是,这些模型与计算机结合起来,却是要等到计算能力足够强、信息足够多的时候才行。如果数字化技术不发达,需要实时计算的结果要几天才能出来。这样就没有实用价值。信息收集足够快、计算速度足够快的时候这样的机会就多了。
第二波机会,可能是平台带来的。
在现在的工业APP、数据分析和建模项目中,用到的方法和我多年前在宝钢的做法差不多。我过去用的方法,甚至比现在许多获奖项目难得多。而这些方法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计算机资源,几十年前就能做。但为什么现在热起来了?
这与企业平台建设有很大关系。平台就像飞机场,APP、模型就像飞机:人们一般不会为某次飞机的起落特别地建立一个飞机场;这样做经济上太不划算。但是,飞机场建成以后,就经常会有飞机起落,而且越多越好。因为成本被摊平了。有了平台,人们开发APP、进行根因分析、数据建模就方便了。平台建设,就是企业为自己的数字化转型奠定条件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:平台是支持持续改进的,它的价值体现在不断优化和改进过程,APP和模型开发越多、数据分析工作越多,平台的价值就越大。如果不是这样的平台,就很可能会沦为摆设。
第三波的机会,来自于社会发展。
所谓的社会发展,就是人们对质量和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,对劳动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,对收入的要求越来越高。只有提高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水平,工业企业才能生存下去。
工业企业要做的,是不断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,走持续改进的路子。其实就是在“红海”中竞争。“蓝海”往往是中小型创新企业追求的东西。当然,“蓝海”的容量可以越来越大,最终容下一个大企业。但是,这个时候的“蓝海”也就变成“红海”了。
传统工业企业采用数字化技术,是在“红海”中搏杀的武器。如果武器落后了,竞争自然就落后。就像冷兵器打不过热兵器一样。
企业要顺应社会的发展。但是,不同企业顺应的方式是不一样的。相比之下,传统企业的做法应该是迅速反馈、迅速跟随,追求的是快速响应能力。但高科技企业却需要前瞻性。多年前我注意到一种现象:过去的民营企业家往往不是特别有智慧的人。他们发财的原因往往在于魄力和执行力。当年的知识分子发不了财,主要是太犹豫、脸皮薄胆子小。而现在成功的企业家,却往往是有学问、有智慧的人,因为现在创业的老板需要有前瞻性。这就叫适者生存。
企业家素质的变化,其实是社会进步的结果。这种变化反映出的问题是:适合创业的领域发生了变化。过去靠炸油条就可以发财,现在没有这种机会了。现在的企业家要成功,必须要有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