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12:要想破解业务与IT融合不足难题,还要用ITBP机制
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卫岗”)是一家拥有94年历史的“中华老字号”。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,卫岗没有沉溺于过去的辉煌,而是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,着力提升数字能力。其构建的新零售综合运营平台,使公司乳品的户订率及年销售额增长率达到历史新高;最新发布的新品——至淳5小时鲜牛奶,更是创下从工厂到消费者身边只需5小时的新纪录。
这些成果的实现,都离不开卫岗首席信息官(CIO)朱峰。从2018年起,他全面主持了卫岗的数字化转型等工作。对乳制品行业如何打造自己的数字能力,他提出了一些独到且深入的见解,并着重介绍了卫岗如何用ITBP(IT业务合作伙伴)机制,破解业务与IT融合、协同不足这一数字化转型痛点。
卫岗乳业CIO 朱峰
数字经济时代,乳业面临三大变化
Q:数字经济时代,乳制品行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?
A:乳制品行业是一个细分且聚焦的特殊行业,具有产业链长等特点(横跨一二三产),要求有非常强的计划性和极高的供应链协同性,卫岗主营保质期只有7天的低温乳制品,更为特殊,要求更高。数字经济时代,行业所处的环境也在急剧变化:
首先是消费者需求变化。消费者的喜好从常温奶向更有营养价值的低温奶转变。这对卫岗来说是一个机遇,但行业巨头纷纷进入区域性低温乳制品的赛道,同时也是艰巨的挑战;
其次是消费者习惯变革。消费者逐步从线下消费转为线上消费,企业必须聚焦新零售,展开全渠道的营销管理。在夯实线下奶站、门店建设的同时,发力线上,形成线上线下的协同与闭环。
最后是经营模式转变。市场的变化倒逼乳制品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变,由以前的“以产定销”变为“以销定产”。
“三新五化”,提升数字能力
Q:您觉得新形势下,乳制品企业要打造怎样的数字能力,才能获得竞争优势?
A: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,卫岗提出了要“打造基于O2O营销管理的快速交付管控能力”,前端要能快速识别消费者需求,做到消费者洞察,后端要有能快速响应的供应能力,不仅是快速组织生产、精准配送,更要做好产品的快速研发与迭代。
具体落实上,卫岗有一个信息化战略规划,即支持集团三新五化战略分解出来的IT战略规划,实现业务一体化,线上线下一体化,供应链协同一体化,工厂管控一体化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通过转变战略、变革企业管理理念和优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“三部曲”,在内部管理上,卫岗完成了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合理调度、分配,实现了动态管理,打破了信息隔阂,促进了团队合作。在市场端,卫岗实现了商业模式变革,从“产品驱动”转变为“用户驱动”。通过供应链改造、大数据分析,加快了新品迭代周期,并依托信息技术与用户沟通交流,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生产方向,优化后续服务,用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,不断提升品牌的吸引力,增加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和忠诚度。
增加联名、文创产品,如:与南京博物院的“老字号,新国潮”系列。
甄选西门塔尔奶牛,打造从牧场到餐桌全程仅5小时的“至淳5小时”系列鲜奶,最大程度上保证新鲜。
用ITBP机制,破解转型痛点
Q:卫岗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,主要遇到了哪些难点、痛点?
A: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为抓手,卫岗制定了“数字化转型、聚焦新零售”的IT战略规划,从IT基础设施、集团管控、业务经营,平台应用等四个层面,进行了全面的企业数字化建设。
过程中主要的痛点、难点,还是在业务与IT的融合、协同不足。IT不理解业务,业务不明白IT,导致蓝图是一个样,落地是另一个样,建设过程中迭代频率非常快。这对卫岗来说是一大核心挑战。
Q:面对这些难点、痛点,您如何带领卫岗克服?
A:对卫岗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,我进行了战略、优势、能力的分析策划,主要做了3件事:
1、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、业务流程、组织结构优化、创新和变革,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;
2、为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有效执行,配备足够的管理权限,包括必要的人力、财力、物资的支配权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;
3、提出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决策建议等,为卫岗带来新的机遇。
其中,针对业务与IT的融合、协同不足,我们引入了ITBP机制。在集团的各条线、各业务端设置专职、兼职两种形式的BP(BusinessPartner业务合作伙伴)。
ITBP的定位就是IT与业务融合的角色,承担了沟通业务部门与IT部门的重任,负责收集业务部门需求、同步项目信息、在业务部门进行信息系统辅导推广工作、收集业务对IT的服务反馈等工作。
随着卫岗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发展,ITBP的角色职能也在不断进化,已经从刚开始的简单收集需求,转变为能筛选需求、自发提出需求,优秀的BP甚至能进行业务端的数字化转型规划,自行建设信息系统,搭建数据模型。到现在ITBP已经是业务端IT专家,IT端业务专家的双重角色,在我们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数字能力建设,带动价值效益提升
Q:数字能力建设,给卫岗带来了哪些改变?
A:从卫岗打造的“基于O2O营销管理的快速交付管控能力”来看,各项指标都在稳步提升。
O2O营销管理环节,打通了企业内部、客户、以及合作伙伴关系,实现上下游数据的互联互通,构建全生态、全场景数字化价值链,不断提升了客户满意度。实现销售额连续3年增长率大于30%,客户投诉率降低11%。
高效生产环节,公司从改进产品品质、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出发,推行现场“7S”管理,每月考核部门组织现场管理检查,现场管理改进效果显著,技术创新联合生产部门梳理现有工艺进行综合创新提升,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、提高设备运行效能、有效降低设备能耗、为节能减排持续助力。人均效能提升6%,能耗降低10%。
全程冷链仓储物流环节,在国家商务部的帮助下,卫岗乳业全程冷链不断链标准化示范项目的上线,对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、硬件进行升级,通过乳品冷链流通信息码,实现卫岗中心仓、RDC中转配送、奶站直配等业务的流通全程可视,实现透明化管理;融通与中国冷链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做数据接口,及时上传卫岗供应链冷链流通环节实时动态数据,包括入库/出库操作时间,装车/卸车操作时间 获取冷链流通数据,实现一件一码,在乳品行业打造全程冷链系统。缩短物流交付时间,清晨6点前全部送达。
内部数字化运营管控环节,通过信息化应用手段,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成本费用管控,降低了企业成本,挖掘了节支潜力,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。
Q:在数字能力建设过程中,卫岗总结了哪些值得推广、复制的经验呢?
A:从卫岗的经验来看,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能力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一定是一个不断建设、优化的过程。在推动数字能力建设的过程中,要高度重视两个力量。
一是要高度重视“IT的力量”,要充分满足业务部门对IT部门的需求。一个稳定的IT运营机制可以支持集团的业务运营与管理创新,进而协助战略目标的实现,构建企业的高速发展。
二是要高度重视“数据的力量”,规划构建共享的、标准的、动态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,缩短应用部署周期和降低复杂度,提高资源的利用率,混合云的模式实施数据中心建设。最终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、愿景高度契合,方能完成落地的数字化转型。
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卫岗”)是一家拥有94年历史的“中华老字号”。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,卫岗没有沉溺于过去的辉煌,而是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,着力提升数字能力。其构建的新零售综合运营平台,使公司乳品的户订率及年销售额增长率达到历史新高;最新发布的新品——至淳5小时鲜牛奶,更是创下从工厂到消费者身边只需5小时的新纪录。
这些成果的实现,都离不开卫岗首席信息官(CIO)朱峰。从2018年起,他全面主持了卫岗的数字化转型等工作。对乳制品行业如何打造自己的数字能力,他提出了一些独到且深入的见解,并着重介绍了卫岗如何用ITBP(IT业务合作伙伴)机制,破解业务与IT融合、协同不足这一数字化转型痛点。
卫岗乳业CIO 朱峰
数字经济时代,乳业面临三大变化
Q:数字经济时代,乳制品行业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?
A:乳制品行业是一个细分且聚焦的特殊行业,具有产业链长等特点(横跨一二三产),要求有非常强的计划性和极高的供应链协同性,卫岗主营保质期只有7天的低温乳制品,更为特殊,要求更高。数字经济时代,行业所处的环境也在急剧变化:
首先是消费者需求变化。消费者的喜好从常温奶向更有营养价值的低温奶转变。这对卫岗来说是一个机遇,但行业巨头纷纷进入区域性低温乳制品的赛道,同时也是艰巨的挑战;
其次是消费者习惯变革。消费者逐步从线下消费转为线上消费,企业必须聚焦新零售,展开全渠道的营销管理。在夯实线下奶站、门店建设的同时,发力线上,形成线上线下的协同与闭环。
最后是经营模式转变。市场的变化倒逼乳制品企业的经营模式转变,由以前的“以产定销”变为“以销定产”。
“三新五化”,提升数字能力
Q:您觉得新形势下,乳制品企业要打造怎样的数字能力,才能获得竞争优势?
A: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变化,卫岗提出了要“打造基于O2O营销管理的快速交付管控能力”,前端要能快速识别消费者需求,做到消费者洞察,后端要有能快速响应的供应能力,不仅是快速组织生产、精准配送,更要做好产品的快速研发与迭代。
具体落实上,卫岗有一个信息化战略规划,即支持集团三新五化战略分解出来的IT战略规划,实现业务一体化,线上线下一体化,供应链协同一体化,工厂管控一体化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。
通过转变战略、变革企业管理理念和优化企业信息管理系统“三部曲”,在内部管理上,卫岗完成了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合理调度、分配,实现了动态管理,打破了信息隔阂,促进了团队合作。在市场端,卫岗实现了商业模式变革,从“产品驱动”转变为“用户驱动”。通过供应链改造、大数据分析,加快了新品迭代周期,并依托信息技术与用户沟通交流,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生产方向,优化后续服务,用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,不断提升品牌的吸引力,增加用户对品牌的信任感和忠诚度。
增加联名、文创产品,如:与南京博物院的“老字号,新国潮”系列。
甄选西门塔尔奶牛,打造从牧场到餐桌全程仅5小时的“至淳5小时”系列鲜奶,最大程度上保证新鲜。
用ITBP机制,破解转型痛点
Q:卫岗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,主要遇到了哪些难点、痛点?
A: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贯标为抓手,卫岗制定了“数字化转型、聚焦新零售”的IT战略规划,从IT基础设施、集团管控、业务经营,平台应用等四个层面,进行了全面的企业数字化建设。
过程中主要的痛点、难点,还是在业务与IT的融合、协同不足。IT不理解业务,业务不明白IT,导致蓝图是一个样,落地是另一个样,建设过程中迭代频率非常快。这对卫岗来说是一大核心挑战。
Q:面对这些难点、痛点,您如何带领卫岗克服?
A:对卫岗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,我进行了战略、优势、能力的分析策划,主要做了3件事:
1、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、业务流程、组织结构优化、创新和变革,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;
2、为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有效执行,配备足够的管理权限,包括必要的人力、财力、物资的支配权以及相关的绩效考核权;
3、提出数字化转型相关的决策建议等,为卫岗带来新的机遇。
其中,针对业务与IT的融合、协同不足,我们引入了ITBP机制。在集团的各条线、各业务端设置专职、兼职两种形式的BP(BusinessPartner业务合作伙伴)。
ITBP的定位就是IT与业务融合的角色,承担了沟通业务部门与IT部门的重任,负责收集业务部门需求、同步项目信息、在业务部门进行信息系统辅导推广工作、收集业务对IT的服务反馈等工作。
随着卫岗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发展,ITBP的角色职能也在不断进化,已经从刚开始的简单收集需求,转变为能筛选需求、自发提出需求,优秀的BP甚至能进行业务端的数字化转型规划,自行建设信息系统,搭建数据模型。到现在ITBP已经是业务端IT专家,IT端业务专家的双重角色,在我们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数字能力建设,带动价值效益提升
Q:数字能力建设,给卫岗带来了哪些改变?
A:从卫岗打造的“基于O2O营销管理的快速交付管控能力”来看,各项指标都在稳步提升。
O2O营销管理环节,打通了企业内部、客户、以及合作伙伴关系,实现上下游数据的互联互通,构建全生态、全场景数字化价值链,不断提升了客户满意度。实现销售额连续3年增长率大于30%,客户投诉率降低11%。
高效生产环节,公司从改进产品品质、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出发,推行现场“7S”管理,每月考核部门组织现场管理检查,现场管理改进效果显著,技术创新联合生产部门梳理现有工艺进行综合创新提升,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、提高设备运行效能、有效降低设备能耗、为节能减排持续助力。人均效能提升6%,能耗降低10%。
全程冷链仓储物流环节,在国家商务部的帮助下,卫岗乳业全程冷链不断链标准化示范项目的上线,对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、硬件进行升级,通过乳品冷链流通信息码,实现卫岗中心仓、RDC中转配送、奶站直配等业务的流通全程可视,实现透明化管理;融通与中国冷链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做数据接口,及时上传卫岗供应链冷链流通环节实时动态数据,包括入库/出库操作时间,装车/卸车操作时间 获取冷链流通数据,实现一件一码,在乳品行业打造全程冷链系统。缩短物流交付时间,清晨6点前全部送达。
内部数字化运营管控环节,通过信息化应用手段,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成本费用管控,降低了企业成本,挖掘了节支潜力,提高了公司经济效益。
Q:在数字能力建设过程中,卫岗总结了哪些值得推广、复制的经验呢?
A:从卫岗的经验来看,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能力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一定是一个不断建设、优化的过程。在推动数字能力建设的过程中,要高度重视两个力量。
一是要高度重视“IT的力量”,要充分满足业务部门对IT部门的需求。一个稳定的IT运营机制可以支持集团的业务运营与管理创新,进而协助战略目标的实现,构建企业的高速发展。
二是要高度重视“数据的力量”,规划构建共享的、标准的、动态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,缩短应用部署周期和降低复杂度,提高资源的利用率,混合云的模式实施数据中心建设。最终要与企业的发展目标、愿景高度契合,方能完成落地的数字化转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