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朝晖:正确理解数字化之不必把数字化想复杂了
郭朝晖老师是点亮百问技术应用域副主任委员、数字化转型通识领域权威专家,擅长将IT、DT、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贯穿起来讲透转型底层逻辑。本期将带来“郭朝晖谈转型”专栏首篇。更多文章,欢迎关注专栏更新。
最近看到很多文章,谈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差别。我不是特别喜欢定义概念。我觉得,这些概念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鸿沟。概念定义不好,反而约束人的思维、也容易导致形式主义。但是,我们需要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。比如,过去谈的信息化和现在谈的数字化,在趋势上有什么变化?
我觉得,数字化的趋势就是提升计算机参与决策的程度。
过去谈信息化的时候,侧重于人处理信息。计算机不怎么需要知道数据本身的含义;而数字化时代则强调计算机,要求计算机更深入地参与决策,最好能更深刻地明白数据的含义。
按照这种定义,图像识别是最典型的数字化技术之一。过去,图像数据主要是给人看的;现在,强调计算机识别图像的特点。再如,过去用CAD设计出来的图纸主要是给人看的;现在,计算机可以根据设计结果进行仿真。设备故障诊断也是典型的数字化技术:过去,传给中控室的物理信号是给人看的;现在,可能会把这些物理信号转化成对设备状态的评估。各种智能化的软件更是如此,信息可以送给计算机去自主决策。这样的变化很多,就不再一一讨论。
这种变化,会引申出一些问题和变化。比如,数字化时代强调信息集成、系统稳定性问题,强调人类知识软件化。机器代替人决策是个渐进过程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数字化必须发挥人的作用。
另外,即便是这些典型的“数字化技术”,一般也不是现在才有的,学术界已经讨论了很多年。但现在已经进入了快速 发展和普及阶段、价值的创造阶段、应用的爆发阶段。相反,学术上太先进的东西,对企业的作用往往不大。
老子说:大辩若讷。有时候,说不清楚才是真明白;因为事物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。
郭朝晖老师是点亮百问技术应用域副主任委员、数字化转型通识领域权威专家,擅长将IT、DT、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贯穿起来讲透转型底层逻辑。本期将带来“郭朝晖谈转型”专栏首篇。更多文章,欢迎关注专栏更新。
最近看到很多文章,谈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差别。我不是特别喜欢定义概念。我觉得,这些概念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鸿沟。概念定义不好,反而约束人的思维、也容易导致形式主义。但是,我们需要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。比如,过去谈的信息化和现在谈的数字化,在趋势上有什么变化?
我觉得,数字化的趋势就是提升计算机参与决策的程度。
过去谈信息化的时候,侧重于人处理信息。计算机不怎么需要知道数据本身的含义;而数字化时代则强调计算机,要求计算机更深入地参与决策,最好能更深刻地明白数据的含义。
按照这种定义,图像识别是最典型的数字化技术之一。过去,图像数据主要是给人看的;现在,强调计算机识别图像的特点。再如,过去用CAD设计出来的图纸主要是给人看的;现在,计算机可以根据设计结果进行仿真。设备故障诊断也是典型的数字化技术:过去,传给中控室的物理信号是给人看的;现在,可能会把这些物理信号转化成对设备状态的评估。各种智能化的软件更是如此,信息可以送给计算机去自主决策。这样的变化很多,就不再一一讨论。
这种变化,会引申出一些问题和变化。比如,数字化时代强调信息集成、系统稳定性问题,强调人类知识软件化。机器代替人决策是个渐进过程,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数字化必须发挥人的作用。
另外,即便是这些典型的“数字化技术”,一般也不是现在才有的,学术界已经讨论了很多年。但现在已经进入了快速 发展和普及阶段、价值的创造阶段、应用的爆发阶段。相反,学术上太先进的东西,对企业的作用往往不大。
老子说:大辩若讷。有时候,说不清楚才是真明白;因为事物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。